不到一周時間,海歸博士韋萍潔就完成了希望擴大廠房到敲定心儀場地的全過程動作!斑@是上虞速度,也是上虞對人才創業創新‘頭等艙’服務的直觀體現!7月9日,位于崧廈街道的上虞高層次人才創業園(1號園)內,正在規劃設備擺放位置的韋萍潔滿意地說。
韋萍潔博士研發的硅片制絨添加劑能大大降低陽光反射率,是光伏行業的核心材料,極具市場潛力。從實驗室搞研發到創立公司生產,科研出身的她曾擔心因在建公司找場地方面沒有經驗而延誤項目進度。但在上虞創辦公司后,韋萍潔坦言發展速度比她預料的還要快!岸潭桃荒陼r間,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產品的小試、中試、大試和客戶端的測試,產品供不應求,這才急需要擴大生產場地!表f萍潔說,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團隊只需要專心搞科研,還研制了藍寶石拋光液、晶圓拋光液等一批代表行業先進水平的產品,將有效拓展公司產品鏈。
只有為人才營造“最舒心”的環境,才能讓上虞釋放出吸引人才的強力“磁場”,為高質量發展集聚“第一資源”。近年來,我區堅持把人才工作作為賦能上虞未來的戰略性工程來抓,深入實施“娥江英才計劃”,出臺人才政策3.0版和科技新政20條,引進了13所大學研究院和2所應用型大學,上虞正日益成為優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創業之地。
來虞創業創新的高層次人才,不僅能得到創業場地、金融扶持、銷售研發獎勵等全方位的生產型支持,還有購房補助、安家補貼、子女入學等一系列服務型保障。如果人才項目落地出現問題,將通過現場解難、協調會等途徑,切實解決人才引進和創業項目落地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這樣全方位的“打包式”服務讓來虞創新創業的人才感受到了“頭等艙”式的服務,人才黏性越來越強。
物理空間是筑巢引鳳的基礎,這兩年我區雙創空間增加了3倍。以“科技園、科教園、人力資源產業園、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三園一中心”為核心的“曹娥江科創走廊”建設加快推進,雙創承載能力大大增強。
為了實現引才的精準性,我區還與北京海創智庫合作,成立了海創人才長三角協同創新基地,企業有哪方面的技術需求,在庫里都能找得到相應的技術及相應的人才專家。我區還連續四年舉辦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上虞有誠意的創新創業環境正發揮著“磁吸效應”,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優質項目筑夢上虞,盡情釋放創新創業活力。